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划,未来10年是我国污水处理的“黄金时期”,将建成上千座污水处理厂。有专家表示,每座污水处理厂每天排放的污泥量成千上万吨,这些数量巨大的污泥将成为未来急需处理的难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都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但对占污水总量1%的污泥处理至今处于空白状态,“二次污染”现象严重。
目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程度,尚不能高效地实现能量回收和物质回用,以实现经济效益和节约能源的效果。污泥的资源化必须总体考虑,不能分割整个处理处置过程而强调某一局部单元工艺的效果,从而得出污泥资源化的概念。个别企业出于推销单元工艺的目的,仅仅强调其个别单元工艺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和物质回用,割裂其他处理处置过程需要投入的能量和费用,误导技术的选取,加重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混乱。部分决策者误认为污泥就是资源,污泥的处理处置可以盈利,对污泥处理处置认识误区,影响到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
现在众多行业的的废水处理都有配套设备,只要按正常的工艺要求运行,水的排放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设备、 工艺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污泥至今无有效和强制性措施进行分类处理。不同的行业的处理废水后的污泥内含的有害物成分是有很大差异的。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此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否则后患无穷。因为现在的污泥处理大多采用转移填埋,焚烧后作为建筑材料,甚至再加工作为肥料应用等。无论何种措施、手段,污泥再处理后的重金属是否残留,有害的物质是否对人、环境仍有影响甚至危害必须有强制性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使这个产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机会是有的,但挑战是很大的。
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其潜在的危害不能够短暂的看到,所以在污泥的处理方面,更大的是一种危机而不是商业。比如污泥处理到什么程度为无害,用于其他方面是不是真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假设没有看见长远的危害就为了商业利益趋之若鹜,那很可能是埋下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够爆炸。当初塑料的问世,到现在的白色污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从企业来说,没有成熟可靠,经济可行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现有的焚烧,填埋等处理方式,成本太高,而且易产生二次污染。
从国家层面来说,缺乏相关的配套的扶持政策,对污泥处理处置没有硬性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园区内的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污水处理厂可能还有污泥处理处置的意识,而更多的是那种生产加工性企业,污泥处理处置是完完全全地只投入,没产出,自然积极性不高,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有关污泥乱放乱放的报道。
污泥处理的未来发展的趋势。就像很多年前人们并不需要处理垃圾而现在需要为垃圾烦恼一样,污泥处理也是时事所逼,刻不容缓。地球只有那么大,土地也只有那么多,一方面,要满足越来越多人口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影响,被污染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从污染-污水-污泥-鱼虾蟹等生物-人类,在这样的生物链下,人类最终会毒死自己。处理污染的土地刻不容缓。
就我的专业来说,污染经过处理后变废为宝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可以将处理后的污泥运用于建筑、水利等等方面,学校老师就有相关的研究项目(据说很是成功)。
说说盈利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首先涉足有一个新产业虽然会开拓得很艰难,但如果不开始,那谁也成不了比尔盖茨。就是因为国内技术不成熟,才会有更大的挖掘空间,将来才会有更大的效益和利润。做什么都是会有风险的,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