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趋明显,一些地区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城市间大气污染又相互影响,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考虑单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难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实践,以及美国、欧洲和日本空气质量改善历程均表明,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战略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典型案例
6省区市联动兑现“绿色奥运”承诺
2001年,北京申奥时,中国政府曾对北京市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作出过庄严承诺:保障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优良。
要保证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除北京自身因素之外,北京周边省区市的污染物也会对北京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北京市政府牵头,会同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政府,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共同制定了“第29届奥运会北京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在奥运会前,6省区市要在燃煤污染治理、火电厂脱硫和脱硝、建材企业、水泥、化工、钢铁等企业进行治理,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任务;二、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地区,对一些企业实行停、限的措施。山西、内蒙古和山东也要根据北京空气质量状况对燃煤污染进行适当限制,实现6省区市联动来保障北京的空气质量。
最终,通过6省区市共同努力,确保了奥运会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兑现了申奥时的承诺。据统计,奥运会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全部达标,空气质量一级天数占50%以上,为10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什么是“三区六群”?
“三区六群”是指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三区”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六群”为辽宁中部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这些区域也是我国大气复合型污染严重的地区。数据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与20世纪60年代初期相比,我国东部地区大气能见度已下降了7~15公里。长期粗放发展造成污染物排放倍增,大气环流又造成城市间污染物相互影响。区域大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政策·规定
区域联防联控有哪些规定?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9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区域联防联控“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相结合,提升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坚持先行先试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率先在重点区域取得突破”的基本原则,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目标、重点区域、防控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2010年11月,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编制〈“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的通知》,决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和成渝、辽宁中部、山东半岛、武汉、长株潭、海峡西岸六个城市群(简称“三区六群”)启动“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编制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提出了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如何进行联防联控?
◆防控重点
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点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行业是火电、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化工等,重点企业是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企业,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工作目标
到201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重点区域内所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主要措施
根据《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等文件政策,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会商机制;加大重点污染物防治力度,制定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目标,建立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加强能源清洁使用,开展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严格控制重点区域内燃煤项目建设,推进低硫、低灰分配煤中心建设;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完善新生产机动车环保型式核准制度,加速“黄标车”和低速载货车淘汰进程,强化车用燃油清净剂核准管理;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管体系,加强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强化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管等。
“三区六群”涵盖区域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如北京、上海、辽宁等地。
北京:北京市率先提出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今后,北京要确保降低煤炭消耗量,严格控制新建燃煤设施,加大清洁能源改造力度。在燃煤污染控制方面,北京将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对现有燃煤设施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改造。
上海:上海市也提出,到2015年,上海市将把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4亿吨标准煤之内。实施总量控制后,上海市将明确各个区县、各主要用能领域和各重点用能单位“十二五”能耗总量和增量控制目标,并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定位和节能潜力,确定差别化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和年均能耗总量增长率。
辽宁:2010年,辽宁省成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辽宁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辽宁省环保厅《关于做好全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使辽宁省所有地级市和县级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沈阳经济区各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同比2010年下降10%以上,其他城市下降5%以上;全面完成“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沈阳经济区灰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辽宁沿海经济带酸雨范围缩小,酸雨频率和降水酸度显著降低。
常见大气污染物人为排放源
1、二氧化硫SO2
人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暖、柴油发动机、金属冶炼厂、造纸厂等。
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
人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生活取暖、各种工厂、柴油发动机、建筑、采矿、露天采矿、水泥厂等。
3、氮氧化物NOx
人为排放源有: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使用汽油的汽车等。
4、一氧化碳CO
人为排放源有: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燃料燃烧等。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甲醛)
人为排放源有:汽油发动机废气、加油站泄漏气体、油漆涂料厂、家庭装修等。
6、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
人为排放源有:氮氧化物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7、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二恶英)
人为排放源有:垃圾焚烧、焦炭生产、烧煤等。
8、重金属(如:铅、镉)
人为排放源有: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金属加工、垃圾焚烧、燃烧石油和煤、电池厂、水泥厂和化肥厂等。
9、有毒化学品(如:氯气、氨气、氟化物)
人为排放源有:化工厂、金属加工厂、化肥厂等。
10、放射性物质
人为排放源有:核反应堆、核废料储藏库。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