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山东积极打造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作者:   时间:2012-07-04

  山东省科学院日前在青岛组织召开“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会。“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根据国家科技部及山东省科技厅《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联合国内三十家与海洋行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具有产业化经验的大中型企业组建的,2010年底由山东省科技厅等认定为山东省第二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

  山东在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其中海洋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仪器装备等产业,建设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把青岛、烟台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海洋工程建筑业要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实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等重大海洋工程;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把青岛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

  资料显示,联盟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致力于促进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海洋监测设备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共同投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同发展的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所长、“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刘孟德告诉记者,联盟以突破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海洋装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致力于实现海洋监测设备产业化,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改变海洋监测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促进海洋监测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从而满足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国防安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需要。

  记者获悉,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山东省建设蓝色经济区、青岛打造蓝色硅谷的形势下,海洋监测设备产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支撑的重要产业,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蓝色经济区规划中都做了重点部署。其中,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海洋经济”篇幅中提出,积极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海洋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海洋核心技术产品研发,依托海洋优势产业、各类经济园区和重点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形成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海洋高技术产业集群,增强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造修船、游艇和邮轮制造、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临港机械装备、海洋电力装备、海水淡化装备、环保设备等产业,建设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等四类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筑(海洋工程建筑业,推进实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港口深入航道、防波堤、跨海隧道、海底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等重大海洋工程。)、海洋新能源等产业基地。

  据刘孟德介绍,根据“科技兴海”规划及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结合“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与各联盟单位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在联盟内开展了广泛合作。

  一是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征战北极。山东省科学院海仪所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在格陵兰海气候观测方面进行了合作研究,共同开展了格陵兰海浮标观测系统研制工作。该系统以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现有的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的核心技术为基础,项目完成后,可改变我国气候预报中缺少格陵兰海数据的薄弱点,提高我国的海洋与气候预报水平。该项目近期将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到北极实施浮标布放工作。

  二是承担国家海洋公益项目,进行激光雷达、激光成像项目研究。该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等单位承担了2012年国家海洋公益项目“海洋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系统产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该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开展船载海洋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系统产品开发,建立海洋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数据库,为海洋卫星遥感大气校正提供现场观测手段和高精度数据。该所还联合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承担了2013年国家海洋公益项目“船载全天候激光成像及波浪遥测装备产品化与应用示范”,将研制出船载全天候激光成像目标监视系统与波浪遥测装备产品,形成中国海监船的维权保障列装装备与调查搭载设备,提高海洋维权与搭载调查能力。

  三是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设备获863立项。山东省科学院海仪所联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等单位在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设备方面进行了合作研究,已经获得“十二五”863主题项目立项。该项目主要突破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技术原理、设计、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海洋动力环境设备,以满足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信息安全保障、科学研究的需求。

  此外,该所参与攻关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关键技术与设备,护航深远海。水声探测技术再获“十二五”支持,“海洋焊接关键技术研究”也再攻一程,携手东海分局、自筹资金研制新产品,培育产业增长点,并与联盟成员单位广泛合作,互助、互惠、共赢。他们与军工厂、厦门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将在海洋浮标、船舶气象仪、海洋生物分析测试、海洋超算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研究。

  据了解,联盟立足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已经计划在青岛建设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基地将加强海洋仪器装备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建立完善的海洋监测设备研制、开发、中试体系;实现海洋仪器装备国产化、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提高我国海洋仪器装备的研发、生产、营销水平;吸纳各联盟成员单位已有的成熟成果进入产业基地进行产业化建设。同时,充分利用联盟成员单位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化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现有科研条件和产业优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开展海洋监测设备及其共性技术的联合研究。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