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PM2.5被频繁地跟空气质量、人体健康联系在一起,成为热门话题。海口市从6月5日开始发布PM2.5的监测结果以来,每天监测到的PM2.5日均值均达到一级标准(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这足见海口保持着一流的环境空气质量。这是记者今天从海口市环保局获悉的。
据了解,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据介绍,去年11月,海口市完成了海南师范大学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细颗粒物(PM2.5)设备安装和调试,开展了监测工作,并且于今年6月5日正式发布监测数据。今天,记者在海口市环保局网站上看到公布的监测数据,6月23日PM2.5日均值为8微克/立方米,24日为11微克/立方米,均为一级优标准。
自从发布监测数据以来,海口的PM2.5日均值一直保持着一级优标准。“相比国内多数城市细颗粒物超标,均值远超海口,可见海口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海口市环保局局长陈超说。
目前,海口市共有秀英海南医院、龙华路环保局宿舍、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和东寨港5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除了海南师范大学站点已安装和调试PM2.5监测设备,并开展监测工作外,其余4个站点的PM2.5监测设备计划今年9月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并投入试运行。海口市还计划在工业园区、主要旅游区等重要区域再建设3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届时,海口市PM2.5监测站基本覆盖各个区,将实现实时监测,增强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