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大气环境保护知识点
作者:   时间:2012-06-04

  (1)全球变暖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原因:一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南极附近出现臭氧洞: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出现在春季(9~11月)

  臭氧量减少的人为原因:冰箱、空调等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O3。

  臭氧减少危害: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3)酸雨危害与防治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

  形成: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入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我国情况: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40%,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季节性:东北主要在冬季。(冬季取暖时间长)

  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防治: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料技术控制酸雨。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