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跟随南京“综合体制改革”采访组在南京化学工业园获悉,南京化工园将和南京市环保局联合建设江北水平最高的24小时大气监测站点;同时,管辖面积刚从45平方公里扩大到135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增量土地”将不用于化工项目。
在不久前的南京市综合体制改革大会上,南京化工园区管辖面积从45平方公里扩大到135平方公里,该园区周边的六合区长芦街道、玉带镇、红山精细化工园以及山畔、西厂门、卸甲甸等街道整建制委托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管理,规划区域内扬子石化、扬巴公司等企业纳入园区经济管辖区域。不少六合地区市民担心,会不会把新增的90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发展化工项目呢?“我们确实也听到这种担心,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正在和市有关部门积极对接,接下来将先做好初步规划工作,明确每个功能区的定位。”南京化工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霞表示,化工园将学习无锡等地的先进做法,将拓宽的领域发展为商贸区和总部经济等,更好地做好化工园区配套。
同时,王霞还透露,目前他们正在考虑,与这些“增量区域”中一些位于沿江地区的老企业进行协商,把它们的产业集中到园区中来,将空出来的地拿出来做优质沿江开发。
“有点担心大气污染,这里的化工厂那么多。”家住浦口一楼盘的孙女士正为此忧心忡忡。正如孙女士担心的那样,江北地区的不少老百姓对于大气环境非常敏感。在昨天的会议中王霞透露,未来化工园将和南京市环保局联合建设江北最高水平的大气监测站,24小时全方位监测化工园乃至整个江北地区的大气、水源情况。
记者探访了解到,该监测站可以监测到老百姓们关心的PM2.5、PM10以及恶臭等。大气将在江北企业周边进行取样,然后按照相关程序分成不等份进行稀释和检测。据悉,该监测站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