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地方治湖撬动武汉控股未来水处理业务
作者:   时间:2012-05-11

  与国务院刚刚转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对照,正在筹划重组的武汉控股可谓掐中天时,并且率先推行《规划》提及的“特许经营”模式。据公告,武汉控股此次重组将注入大股东旗下的8家污水处理厂,重组完成后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41万吨/日,占武汉市总体污水日处理能力的75.6%。

  颇受关注的是重组过程中公司与武汉市政府拟定的污水处理价格。依据排水公司与武汉市水务局签订的为期30年的《特许经营协议》,自2012年起武汉市政府向排水公司采购污水处理服务,首期三年的污水处理服务结算价格为1.99元/吨。该价格不仅远高于上市公司此前污水处理的售价0.65元/吨,较排水公司前两年实际获得的单价每吨1.34元和1.40元也有大幅提高。

  目前武汉市向当地居民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为0.8元每吨,每处理一吨污水,地方政府需要补贴1.19元,按照2011年3.33亿吨的处理量,地方政府需要补贴近4亿元。地方政府如此“花血本”力推此次重组,究竟是为哪般?

  一位武汉当地知情人士分析,推进重组一是为了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此外不排除有借助上市公司的力量进行当地湖泊治理的想法。和动辄数十亿元的湖泊治理费相比,对武汉控股污水处理业务的补贴,成本并不算高,而且成效更为显著。

  地处长江和汉江汇合处的武汉,市内曾有大小湖泊百余个,然而本应成为美景的湖泊近年来却成为该市的一大忧患。从2002年开始,武汉市政府就着手进行湖泊治理,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保护湖泊的地方性法规即多达20余个,每年在湖泊治理上的花费也不少,但湖泊水质污染仍未得到根本遏制。2010年更是启动了宏大的六湖连通工程,总投资规模高达158亿元。

  治理湖泊的诸多举措中,“清水入湖”成为一道“硬闸”,即保证不再有新的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湖中。地方政府计划将这道闸门交给武汉控股显然有其目的,即通过公开市场的融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此次重组过程中即包含配套融资,募集7.6亿元资金用于龙王嘴等5家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项目,该批项目合计将新增公司污水处理能力51万吨/日,完成后公司的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91万吨/日。

  帮助地方政府完成治污重任的同时,武汉控股自身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告中所述的调价机制,此后以间隔不少于三年且排水公司的单位运营成本费用实际变动幅度超过7%以上,排水公司可以申请启动调价机制。据此,武汉市政府并没有下调污水处理费的权力,如用于污水处理的化工品价格下跌,公司的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另外,排水公司目前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如黄家湖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2011年实际处理量仅3.67万吨/日,落步嘴污水处理厂12万吨/日的设计处理能力,2011年度实际处理量仅3.27万吨/日,远远低于利用率60%的政策红线。随着《“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颁布,地方政府有压力加速配套管网的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从而增加公司的收入。

  更多阅读推荐:肃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 官方设引导资金支持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