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是微山的生命;水,是微山的灵魂!保护微山湖,还母亲湖一湖碧水,是每一个微山人最迫切的愿望。保证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是微山人的神圣职责。
近日,微山县荣获济宁市2010年度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止考核“集体二等功”和“十一五”污染物减排工作“集体二等功”奖励;在山东省获得淮河治污“五连冠”的国家考核中,微山县曾4次作为必查现场接受国家检查考核,为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确保第一名,夺取五连冠”的任务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领导重视,责任落实。该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共同任指挥长,八名副县级干部任副指挥长,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指挥部,全县10余名县级干部集中靠上,并从职能部门抽调22名科级干部和23名专业技术人员脱产集中办公。主要领导亲自调度、严格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分管领导靠在一线具体指导、协调督促,并在财力、物力上给以保障,确保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好中求好,精益求精。根据国家淮河流域、南水北调治污规划和市县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微山县研究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定了22个重点治污项目和27项具体任务,并提出了严格的内控指标和时限要求,逐项明确工作班子和具体措施,紧扣时间节点赶进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抓整改,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如期达标。
跟踪督查,打造亮点。县迎查指挥部实行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和重点事项跟踪督查制度,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尤其对列入国家规划的重点项目和亮点工程,实行专项督查,督促整改落实。县纪委下发了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办法”,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和责任追究。打造出了新薛河湿地、污水处理厂等精品亮点工程,得到考核组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目前,微山县总量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该县安排减排项目21个,新上污水深度治理设施24套,大气治理设施13套,投入减排资金2.3亿,全县COD和二氧化硫五年分别削减2465吨、728吨,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十一五”减排任务目标的111.91%。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全县2家燃煤电厂配套建设了炉外脱硫设施,对4家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进行限期整治,关闭拆除了微山湖煤电公司、微山造纸厂、昊福集团化肥厂和五家水泥厂等重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基本控制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生态县建设快速推进。启动实施了微山县生态建设规划,循环经济、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壤污染防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煤炭塌陷地治理、造林绿化、湿地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实施退渔还湖、退池还湖、退耕还湿工作,建设了一批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新薛河人工湿地面积已达到1万亩,其它区域人工种植6万亩,保护恢复原生态湿地10万亩。投资6个多亿建设的总面积20万亩、亚洲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已初具规模。新设计建设的1800亩大沙河人工湿地、5370亩小沙河人工湿地即将建成。创建省市级花园式单位17个、市级绿化先进单位38个、生态文明村66个,建成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8个,该县成为济宁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境监管能力持续提升。建成全县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重金属监测项目,对主要河流断面、重点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做到了实时监控,并实现了国家和省市县四级联网。围绕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建立完善了环境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初步构建起全防全控的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了环境安全。 11月18日,我市入冬以来首场连续三天的小到中雨,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丝丝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