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起环保督察,“全市环境保护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南充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权威消息更显示:环保部专函督办的南充主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已于2017年12月20前提前完成整改。1月16日至17日,按照一年一度连年举行的传统,第25届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南充实地展开。在现场采访后,但见一个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被提前解决,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记者最大的感受是:环保督察一锤定音!南充“取水上移”成真。

1月16日至17日,按照一年一度连年举行的传统,第25届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南充实地展开。在最新落成的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取水泵站,在晨雾中,作为今次采访活动领队的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杨文(中)正在听取南充主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情况。
原来,“6年过去了,进展不尽人意。”就区域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而言,四川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南充市的督察意见就指出:“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隐患突出。南充市主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虽经省政府批复同意进行调整,但迁建工程及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进展迟缓,至今未建成,现取水点区域仍有40万余平方米的居民建筑。”来自环保部发布的声音更明确:“事实上,早在2011年,南充市就规划了上移主城区3个饮用水源取水口有关工作,当地人称之为中心城区饮用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工程。然而,6年过去了,进展不尽人意。”据悉,当地主城区有第一、二、三、五水厂4个饮用水水源地。随着城市发展,一、二、三水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相继出现了违建项目。可以说,当地的饮水安全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二、三水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分别为7.5万吨、18万吨、3.5万吨,如此大规模的取水量,一旦水源受到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资料图:2014年8月,南充市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取水口所在位置。这是参加当年四川环保世纪行时记者拍下来到的。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引下,去年7月底,南充市中心城区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发布。在回答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记者提问时,来自水务局调研员任大军回答是这样开始的“我们到最后四个月,以及最后这20天……”他介绍了克服困难、迎头赶上的具体施工情况,也点明了一个重要事件节点:7月25日,在中省两级高度关注下,南充市中心城区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发布。据了解,8月7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即被纳入督察内容。“9月1日,四水厂取水泵站土建完成,3个进水管与汇水管连接安装施工完成,五水厂完成全部场坪工作;9月22日,四水厂泵房设备安装基本完成,五水厂桩基完成验收……10月31日,四水厂至二水厂原水管道安装完成,11月3日,专项行动第三次视频会上,南充报告,四水厂(新建)取水泵站调试成功,四水厂至一水厂原水管道开挖64.7%、完成管道安装55.9%。11月30日,专项行动第四次视频会上,南充报告,四水厂和二水厂开始联动试运行,至一水厂原水管道开挖82.8%、完成安装78.2%。”对这样的进程,环保部发布更点评道:“完成比例稳步上升的背后,是当地真正越来越意识到开展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意识到履行这一历史责任的紧迫性。在这一过程中,当地提升了对饮水安全的重视程度。切实认识到,确保饮水安全,既是环保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必要时需要将之提升至政治工程的高度予以推进。”
今年1月17日,在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采访现场,最新情况是:“截止目前,四水厂取水泵站土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四水厂清水管线一标段2.5公里的管道已全部建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已完成四水厂至一、二水厂原水输水设备机组的安装调试,并成功向一、二水厂通水,净水厂土建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厂区内预沉池、沉淀池、清水池、废水回收池、排泥水调节池等构筑物正在同时施工。”康源水务公司党委副书记、四水厂项目负责人弋才刚介绍到,“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主要由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厂外加压站工程、厂外配套管网工程组成。目前我们所在的取水泵站于2017年11月建成,取水量达到45万吨/日,现实际取水量26万吨/日,原水管线已接通市第一、二水厂并实现通水,同时关停市第一、二水厂取水口,实现取水上移,已为南充市民提供更加优质、放心的水源。”

资料图:2014年8月,南充市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取水口所在位置。这是参加当年四川环保世纪行时记者拍下来到的。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引下,去年7月底,南充市中心城区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发布。在回答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记者提问时,来自水务局调研员任大军回答是这样开始的“我们到最后四个月,以及最后这20天……”他介绍了克服困难、迎头赶上的具体施工情况,也点明了一个重要事件节点:7月25日,在中省两级高度关注下,南充市中心城区水源迁建和供水保障抢险救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发布。据了解,8月7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即被纳入督察内容。“9月1日,四水厂取水泵站土建完成,3个进水管与汇水管连接安装施工完成,五水厂完成全部场坪工作;9月22日,四水厂泵房设备安装基本完成,五水厂桩基完成验收……10月31日,四水厂至二水厂原水管道安装完成,11月3日,专项行动第三次视频会上,南充报告,四水厂(新建)取水泵站调试成功,四水厂至一水厂原水管道开挖64.7%、完成管道安装55.9%。11月30日,专项行动第四次视频会上,南充报告,四水厂和二水厂开始联动试运行,至一水厂原水管道开挖82.8%、完成安装78.2%。”对这样的进程,环保部发布更点评道:“完成比例稳步上升的背后,是当地真正越来越意识到开展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意识到履行这一历史责任的紧迫性。在这一过程中,当地提升了对饮水安全的重视程度。切实认识到,确保饮水安全,既是环保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必要时需要将之提升至政治工程的高度予以推进。”
今年1月17日,在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采访现场,最新情况是:“截止目前,四水厂取水泵站土建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四水厂清水管线一标段2.5公里的管道已全部建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已完成四水厂至一、二水厂原水输水设备机组的安装调试,并成功向一、二水厂通水,净水厂土建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厂区内预沉池、沉淀池、清水池、废水回收池、排泥水调节池等构筑物正在同时施工。”康源水务公司党委副书记、四水厂项目负责人弋才刚介绍到,“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主要由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厂外加压站工程、厂外配套管网工程组成。目前我们所在的取水泵站于2017年11月建成,取水量达到45万吨/日,现实际取水量26万吨/日,原水管线已接通市第一、二水厂并实现通水,同时关停市第一、二水厂取水口,实现取水上移,已为南充市民提供更加优质、放心的水源。”
1月16日至17日,按照一年一度连年举行的传统,第25届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南充实地展开。在去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取水泵站的路上,在薄雾中记者们正在积极采访管网建设情况。
环保督察一锤定音,其威力不止于此。南充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环保督察推进了近2500多个环境问题的彻底整改,“有些问题是多年来想办但一直都没有办成的,比如主城区饮用水源环境问题整治。” 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交办447件信访案件办结完成100%,反映问题完成整改373件,整改完成率83.4%%;省环保督察移交的520项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476项、整改率91.5%。省级挂牌督办431家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停搬迁,通过进一步全面排查,全市共投入资金3.34亿元,完成关停搬迁全市禁养区内养殖场992家,非禁养区内养殖场环境问题整治746家,高标准完成省级挂牌督办问题整改。完成全市一二类汽修行业环境问题整治254家,淘汰燃煤锅炉137台,淘汰黄标车4505辆,整治医疗单位家350家、整治砖瓦企业家183家。

1月16日至17日,按照一年一度连年举行的传统,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第25届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南充实地展开。“新修订的《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杨文告诉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记者,作为活动领队的他表示,今次集中采访活动就是以环保督察为主线“把整改后的情况纳入了活动行程,让老百姓看到实际整改后的效果。”今次采访分别在顺庆区金台镇绿科禽业百万蛋鸡产业园、西充县常林乡龙洞沟猪场和南充市第四自来水厂依序铺展,参加媒体有新华社、中国环境报、中国青年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人民权利报、四川广播—新闻频率、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手机报、四川环保政务双微。

1月16日至17日,按照一年一度连年举行的传统,第25届四川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南充实地展开。在西充县常林乡龙洞沟猪场,大家正在听取情况开展采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