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关注环境管理:如何确保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
作者:admin   时间:2015-04-29

  固定污染源一直以来就是各级环保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随着我国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各地的环境容量日趋减小,对污染源排放总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企业的排污状况需要靠监测数据来说话。但是,现在普遍的情况是,排污企业通过环保验收监测并非难事,难的是让企业的治污设施真正发挥作用,保证稳定、达标排放。事实上,在一些地区,已通过环保验收监测的企业依然在偷排偷放,企业的治污设施形同虚设。

  如何让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是环境管理中一直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企业通常以营利为最大目的,很多企业负责人环境意识比较淡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当前,我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状况决定了企业的治污成本相对较高。为此,很多排污企业宁可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也要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这样一来,企业的治污设施往往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环保验收监测也成了一锤子买卖。排污企业负责人只有从主观上真正树立环境意识,才能发挥防污、治污的主观能动性,做好环境管理工作。

  二是加大惩罚力度。由于违法成本过低,一些排污企业视环境法律法规为无物,对违法排污行为有恃无恐。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罚过轻,在无形之中也姑息、纵容了其它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在一些地区,因环境恶化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相继发生。对此,只有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形成倒逼机制,才能迫使这些企业放弃偷排偷放的念头。随着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两高”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处力度大大提高。但要,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环境执法要走的路还很长。

  三是强化环境监管。随着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各地环境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大。但是,受人员编制限制,很多地方的环境监察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多数地方的环保部门有心监管但因为缺少人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监管的重点在于“监”字,没有监督,监控也就无从管起。因此,要把环境监管做到位,必须加大环境监察、监测两线人员的投入,做到环境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四是改进技术条件。一方面,仍有很多固定污染源并未安装在线监控装置,致使监控不到位。另一方面,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负责治污设施运行及在线装置管理的操作工、实验室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间接导致企业排放状况不稳定。因此,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调整,做到在技术上跟进,为环境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文来源:中国环境报 )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