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热点:支流水系和上游源头的治理不可被忽视!
作者:admin   时间:2014-12-11

  笔者前不久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目前,对于江河湖泊等大型水利水系和主干流,国家大多上马了治理项目,并且投入力度很大,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原因在于,对这些江河湖泊主干流水质产生影响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支流水系及其上游源头。如果忽视了对支流水系和上游源头的治理,主干流的治理也无法实现根本性改观。

  支流水系由于数量多,其中一条支流对主干流的影响似乎并不大,其不良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此外,在对支流水系的管理上,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一般都由乡镇或村一级来管理和治理,力度非常有限,效果不明显。此外,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很多时候是通过支流水系产生的,很多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支流。因此,加强水利水系的治理,不能忽视支流水系包括源头的治理。

  笔者认为,对支流水系及其源头的治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充分认识支流水系及其源头治理对主干流治理的意义。实际上,支流水系及其源头与主干流是一个整体,很多支流水系及其源头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后果,与主干流并没有较大区别。有时候,支流水系及其源头带来的影响甚至比主干流还深远。支流水系及其源头的污染问题如果不解决,主干流的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在生态水利建设上,搞好了支流水系的生态建设,才能有效地促进主干流水系的生态建设。

  二是认真落实支流水系及其源头的管理责任和治理责任。要加强对支流水系源头的勘查和普查,掌握水资源情况,在搞好支流水系水资源确权的同时,明确和落实管理与治理责任。要采取三级管理的办法,通过县、乡、村3级组织明确自身职能职责,确保支流水系有人管、有权管、能管好。

  三是建立支流水系及其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要对支流水系源头实行功能分区,强化水资源保护。明确在支流水系源头的一定范围内,建立污染企业和污染生产方式的退出机制,积极解决水资源污染源的问题。要采取综合治理办法,通过建立一定的准入机制、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行无污染、低残留农资等措施,减少居民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支流水系产生的不良影响。

  四是加大对支流水系及其源头治理的投入。要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支流水系源头保护的补偿,减少因为水生态保护对农民群众收入的影响。加大对支流水系源头治理的投入,将支流水系源头治理纳入水利水系治理范围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要探索经营水利的新机制、新措施,积极开发、打造支流水系及其源头的现代水利新模式,实现支流水系及其源头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被合理利用。

(本文来源:中国环境报)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