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民意促环境治理成两会重中之重
作者:admin   时间:2014-03-04

  2014开年以来,雾霾笼罩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这反映了我国粗放型发展方式和扭曲的激励机制联系,催生了“病态的城市化”,直接威胁到居民的生存底线。各方环保声音不断,有望促环境治理成为两会第一民意热点。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指出:华北地区持续7天的重雾霾天气终于在26日晚结束。从时长上看,此轮雾霾污染成为自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空气质量监测至今,持续时间最长的重污染过程。雾霾治理需要长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雾霾天气都会经常反复出现,程度也可能更甚。

  雾霾的消除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着莫大(博客,微博)的关系。环保产业的兴起,将成为我国未来的支柱产业。从环保产业细分产业来看:(1)固废,主流公司股价驱动力将由订单驱动转向业绩驱动,推荐业绩拐点 大故事维尔利,关注行业、业绩将现拐点的东江环保;(2)污水,各地方规划显著超国家规划,市场存超预期可能,推荐碧水源,关注管理层更替的津膜科技和反渗透膜龙头南方汇通;(3)大气,大气治理始终是市场关注焦点,催化剂多,把握波段机会,推荐中际装备、先河环保、国电清新。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指出:从政策来看,全国两会将至环境治理超过反腐成第一民意热点,持续雾霾强化政策预期环保立法或进一步推进,中央最高层发声:政治局会议力促环保治污。

  此轮雾霾天气正值两会前夕,这也使得两会上环保领域的相关议题更受关注。会议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

  首先,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环境质量第三方监测,今年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一方面监测的覆盖面不管扩展,另一方面监测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在环境监测的行政化过于严重,权、责、利各类关系盘根错节。监管和监测的不独立已经导致了一次次触目惊心的事故,而已经在空气质量监测领域的第三方运营模式将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出路。

  第三方运营已不是新鲜名词,通信、金融等机构对自己的数据中心大量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并能通过运营公司的规模效应,降低运营费用。

  以往空气质量数据都是由环保部门监测并发布的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按照新的运营方式,省级环保部门负责对运营、比对单位的全面管理,市级环保部门负责保障监测条件,随时向省环保厅反映运营问题和数据疑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进行数据共享,这就避免了可能的地方行政干预压力。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及时的同时还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这一模式无论是从监测效果还是经济效应上较以往都有很大提升,同时还将改变环境监测仪器制造企业的竞争格局,推动监测仪器企业实现由传统制造向制造服务业的转型。面对污染源监测出现的诸多问题,在推行强制性的监测同时,通过第三方运营的模式来改变监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将是整个环境监测行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推行环境设施市场化和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民资进入公共事务,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再次推进环保领域的价格改革,包括生物质电价、污水处理价格、污泥处理价格,以市场价格引领产业发展,资源配置。

  最后以及加强农村污染治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为环保市场增加更多空间。

(本文来源:和讯股票)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