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东莞有过半代表支持居民污水处理费涨9分钱
作者:   时间:2013-12-12

  

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对两套方案发表意见 东莞时报记者 赵浛锐 摄

  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对两套方案发表意见 东莞时报记者 赵浛锐 摄

  昨日上午,东莞市污水处理费价格形成机制听证会召开。两套污水处理费涨价方案,涨幅较低的方案一获得12名听证会参加人的支持,超过了听证会参加人数的一半。同时,“治污效果”被频频提起,提价后如何加快污水处理成现场焦点。

  市物价局表示,将吸收采纳参加人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对听证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报市政府审批,待价格决策出台后进行公布。

  现场

  12名参加者支持方案一

  4名参加者支持方案二

  昨日上午的污水处理费听证会,原本23名参加者,实际到场21名参加者。

  21名参加者对市物价局早先公布的两套污水处理费方案进行讨论,多数参加者表示赞成调整污水处理费。其中,有12名参加者赞成方案一,认为方案一建立征收标准与收费水量处理率同向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促进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并能及时反映污水处理状况和污水处理费支付需要,体现公平。同时,方案一居民收费标准较低。

  另外,有4名参加者赞成方案二,包括了个人消费者两名以及1名人大代表和1名专家学者代表。另外,还有5名参加者无明确表态支持哪套方案。

  收费

  分类

  居民

  非居民

  特种行业

  现行

  标准

  0.75

  0.88

  0.88

  方案一

  征收

  标准 单位调整金额

  0.84 0.09

  1.09 0.21

  1.26 0.38

  方案二

  征收

  标准 单位调整金额

  0.90 0.15

  1.19 0.31

  1.38 0.50

  (注明:按用水量或取水量的90%计收污水处理费,单位:元/吨)

  方案一派 居民收费涨幅较小

  袁少锋(个人消费者):我是比较支持方案一。另外,我也担心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把增加的污水处理成本转嫁到个人消费者身上,导致整个行业物价提升,这样对我们消费者本身增加了生活成本。

  陈贺添(污水处理厂经营者):我们现在的收费低于成本,我认为应该尽早提高处理费。我支持方案一,因为方案一带有更多的监督。我们这个行业愿意接受。

  陈大平(企业参加者):我支持第一个方案。考虑到第一个方案也是间接地帮助企业,增长速度慢一点,逐步逐步来,也是帮助企业,所以我认为在公允定价情况下,考虑增长幅度不能太大。如果是第二个方案,对我们企业成本压力非常大。

  市消委会:这个月15日开始居民水费就要增加0.18元/方,再增加污水处理费会增加居民生活支出成本。我们消委会建议无论选择哪个方案,我们都应该坚持维持我们居民0.75元/吨的征收标准不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倾向于支持方案一。

  方案二派 好操作收费标准较稳定

  钟洁(个人消费者):我个人认为比较看好第二套方案,因为从我们消费者角度来看,实际上这两个方案价格方面相差不是很大,也只有几分钱、一毛钱,但是方案二比较好操作,而且好计算,从调整区间来说也是比较稳定的。

  张锡辉(专家学者):比较赞成方案二。我认为方案二从管理上、居民互动方面更容易操作,费用差别也不是很大。

  孙峰(个人消费者):我是支持第二个方案。我们清溪镇污水处理厂近两年刚建设的,我家附近的污染还是非常严重的。水务局、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加大镇区污水管网建设力度。

  提议完善派 建议前瞻性考虑提价幅度

  宋乾武(专家学者):第一方案好还是第二方案好这个问题不重要。提价的时候,要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考虑问题。第一方案提2毛以后,才相当于珠海的污水处理水平,也相当于北京市目前污水收费的情况,也是1.04元的情况。但是有一个差别,我们东莞市现在处理污水执行的是一级B标准,北京严于一级A标准。因此,东莞30多个污水厂未来提标改造这是必然的,石马河已经提出来了。提标后,成本必然要增加,时间不长又提价,老百姓有压力。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把未来前瞻性的事情的因素要考虑,老百姓不太接受老涨价,你涨可以,但是不要变化太多,这一点上从我们技术标准、法规执行、未来东莞市环境需求和物价变化要有一个系统考量,可能对你下一步再操作会有利。

(本文来源:东莞时报)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