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密码注册
上海将建复合大气污染监测体系
作者:   时间:2013-05-29

  记者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改善空气环境”课题调研中了解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PM2.5,臭氧浓度也将成为上海环保部门关注的重点。此外,上海还在酝酿采用无人机检测大气垂直污染的变化。

  据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透露,目前上海空气污染已经从煤烟污染为主逐步演变成氧化性复合污染,未来本市将建立复合大气污染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预报预警体系———将开展AQI的预报和霾污染预报,并筹建长三角区域预报预警中心。与此同时,强化超级站监测网络建设,提高污染成因分析能力。对于道路交通污染的监测网络也将进一步扩展监测点位,增加监测指标,形成10个路边监测站十4部流动监测车的格局,以全面反映道路交通和机动车排放对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本市还将对重点工业区和建设工程扬尘加强监控网络建设,提高应对突然污染事件的预警监测能力。

  针对曾有专家指出汽车尾气排放是PM2.5污染罪魁祸首,昨天的调研中,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也作出澄清。在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中,机动车与船舶等其他移动源的排放约占26%左右。“从数据来看还是固定源的排放占了大头。”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启洲说,固定源中,企业的小锅炉、电厂等排放约占 8%-10%,建筑工地约占10%,农业生产约占10%,生活排放约占5%-6%。此外因为大气是循环流动的,收到的外来影响占到20%以上。本报记者潘高峰

  ■PM2.5

  2006年以来逐年下降

  据伏晴艳透露,历史数据显示,从2006年以来本市PM2.5指标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实上海从2006年就开始采集PM2.5数据作为参考,现在只是使用了新的国家认可的采集方法,但数据同样有参照性。”

  ■臭氧浓度

  成新增污染指标

  臭氧浓度与PM2.5一样,也属新增污染指标。“有害”臭氧是由汽车废气和工业排放物释放的NOx和VOC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如果吸入,会损伤呼吸道和肺里的细支气管、肺泡,还会造成神经中毒,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等。政协委员们认为应加大关注,重视对臭氧污染的监测布点。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 给排水设备网
  • 节能水网
  • 化工人才网
  • 水处理人才网
  • 中国脱硫脱硝网
  • 水处理网
  • 中国水处理网
  • 必高环保人才网
  • 中国水务网
  • 焦点水网
  • 印染在线
  • 中国水工业网
  • 中国环境频道
  • 全国节水网
  • 水处理配件
  •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 中国固废网
  • 全球环保研究网
  • 中国能源网
  • 中国新能源网
  • 中国化工网
  • 环保网
  • 中国环保设备在线
  • 中华环保联合会带路工委会
  • 一带一路经济与环境合作论坛

  •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
    • 在线咨询
    • 010 516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