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申城拟投资100亿元新建改造28个排水系统

时间:2012-07-25信息来源: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据《劳动报》报道,受地下空间有限的因素影响,本市无法在短期内提高排水设施标准。不过,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上海正在研究试点“低影响开发”的模式,并已建立了11处地下调蓄池,以此来缓解降雨时可能对地面形成的积水情况,“十二五”期间还将新建改造28个排水系统。

  根据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最新统计显示,上海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基本达到一年一遇的标准,可应对每小时36毫米的降水;重点区域,如机场、中央商务区等排水系统则达到三至五年一遇的标准,可应对每小时55-57毫米的降水。但是,若上海一旦遭遇和北京相似的,每小时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时,部分地区也难免会出现积水情况。

  那么,能否可以将上海的排水系统标准再向上提升呢?对此,防汛办相关部门表示,目前制约上海排水设施标准提高的主要瓶颈在于地下空间紧张,没有足够的管位铺设更大口径的排水管道。此外,如果将其提高到五到十年标准,不但对于管线设施的投资巨大,而且还会涉及道路大面积开挖对城市交通状况造成影响。

  为此,申城只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尽管上海现有排水设施标准短时间无法提升,但今年防汛部门已建成125处下立交积水监测系统,完成对90余处曾经积水点改造。据介绍,这一系统能够自动报警,防汛部门能通过网络监控第一时间掌握各个下立交的积水出现时间、积水深度等情况,实时监控各排水泵机运行动态。与此同时,上海一直在推进排水系统的建设步伐。据悉,“十二五”期间,上海拟投资100亿元,新建改造28个排水系统。

  此外,上海也在研究试点“低影响开发”的模式,即在不增加现有排水硬件设施的条件下,通过建设屋顶绿化、雨水利用设施、调蓄池的方式使得降雨不必全部经由排水管道和泵站排出,以此提高地区防汛标准。目前全市已建成包括明清园在内的11处地下调蓄池,调蓄池的作用是在降雨集中时蓄积雨水,待雨停后缓慢排出,减少泵站排水压力,并减少初期雨水对河道环境造成的污染。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