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出台

时间:2012-05-23信息来源: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相关部门启动编制的《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成,将于近期出台。据介绍,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生物膜处理市场可达上百亿元。同时,饮用水新国家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强制推行,6千亿的水处理市场正在浮现。

  《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出水务市场扩容尽显膜力

  记者从中国膜工业协会获悉,相关部门启动编制的《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成,将于近期出台。

  据了解,污水处理、自来水净化及再生水处理等水务行业各大细分领域,其产业化发展都须采用目前已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分离膜处理工艺。相关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自来水分离膜处理市场需求将达12亿元,而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生物膜处理市场则可达上百亿元。膜材料及工程将独立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切合各种水质达标要求

  自来水膜法处理,是指在自来水传统处理工艺(絮凝—沉淀—消毒)基础上增加膜处理工序,使之更加洁净的工艺。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委会秘书长赵家廉此前曾对记者表示,目前大多数国内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水处理,这一类工艺不仅工程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最关键的是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无法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从目前来看,膜处理技术及工艺恰恰能弥补传统工艺的缺陷,同时处理效果切合各种水质达标要求。

  以自来水净化为例,据了解,分离膜处理自来水具有运行稳定、出水质量高的特征,适于解决我国饮用水标准提升和水源地污染严重的现状。

  据中国水网相关专家介绍,目前藻类问题已经成为城市水厂普遍关注的难题,传统工艺难以将水中藻类彻底去除,而膜技术可轻松做到。诸如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渐渐成为城市净水及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目前国内反渗透膜有90%是进口产品,超滤和微滤膜约有40%为进口;而用于制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赖进口。为此,《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要在分离膜全领域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的膜与膜组器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能力,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平安证券分析师介绍,相对超滤膜,纳滤膜具有较好的重金属去除效果;而相对反渗透膜,纳滤膜又能留下绝大部分的矿物质离子。因此,在国外,纳滤膜是主流的饮用水处理主要分离膜。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肖珺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膜法水处理技术由于膜材料、膜反应器购置成本和定期维护成本较高,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能源价格上涨,膜分离过程能耗低的优势得以体现。

  超百亿需求将加速开启

  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日供水能力为2.7亿吨。上述平安证券分析师表示,若按2%的占比计算,膜处理量在234万吨/日左右。综合考虑公用事业经济状况和《分离膜“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预计到2015年,我国自来水膜处理量可达92万吨/日,增加分离膜市场5亿元,工程市场17亿元。

  而在污水处理领域,生物膜处理技术正获得业内普遍认可。据清华大学研究统计,2004年我国MBR项目的市场份额约为4000万元,到2008年就达到逾16亿元的规模。根据相关市场预测,随着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的提高,未来5年内污水处理对膜材料及工程市场的需求将达100亿元。

  中国膜工业协会相关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分离膜需求将以每年25%-30%的幅度增长。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