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浙大两教授扎根湖州用科研能力“治水”

时间:2011-12-15信息来源: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被污染的太湖水呈现深绿色。但被杨岳平整治过的那一片湖水,能看见水面底下的大片水草,底下基本没有杂色。他的招数是——

请来食藻虫治污水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的杨岳平教授,是另外一位扎根在湖州的浙大教授,他做的项目也和水有关,但方向是废水处理和水生态修复。

杨岳平带记者走了趟太湖南岸。这里是一个度假区,分布着一系列小别墅式的酒店。

本来嘛,在这种推窗就能看到湖光山色的好地方,尝尝太湖各色鱼类,啃啃太湖鲜美大蟹,是再美不过的事了。可偏偏这里的湖水,生在江南,却“一身妖气”:局部湖水呈现无穷尽的深绿色。

这是种不健康的浊绿,因为被蓝藻过度霸占,湖里原本的植物被压到湖底下,没有阳光没有养分,通通死光,尸沉湖底,湖水失去活力。一到夏天,整个湖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臭味。

杨岳平、史惠祥、徐新华等教授三年前到湖州,开始为这样的湖水找修复方案。

杨岳平的思路很简单,一面通过截流防止污物流入水体,一面通过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给受污的水体“治病”。

防御手段很简单,杨岳平把生物质烧成碳截流,用碳过滤床来进行污水过滤,保证“外来者”的基本健康。

那么如何修复“病入膏肓”的水体呢?他们想到了食藻虫。

这是一种很小的虫子,没啥别的爱好,特别贪吃藻类。杨岳平就先培育大批食藻虫,根据各个水域的污染情况,适量放下食藻虫,食藻虫一撒欢,藻类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杨岳平又培养了一批水草,在食藻虫“工作”一段时间后,将适量水草投入到水体中去,让它们吸收阳光,同时慢慢调理水环境。这个时候,食藻虫的使命就差不多结束了,大量吞食了蓝藻的食藻虫,连同它们装满藻类的身躯,一起被第三道加入的活水动物——鱼虾给吃掉。

记者跟着杨岳平,走到与度假村同一片水域的南边,就看到了这样一方纯净的湖面。

阳光直刺漂浮在水面底下的大片水草,底下基本没有杂色,定睛一看,还有螺蛳!

杨岳平说,目前工程的一期已经基本完成,8000平方米的富营养化水体,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十二五期间,这个项目将扩大示范区规模,目前正在规划中。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