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部授权环保领域唯一培训鉴定站 全国新职业技能人才(环保)培训基地

西安: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可靠的水保障

时间:2011-11-25信息来源: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召开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加快水利发展。为把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到实处,迅速在全省掀起一个建设高潮,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市长县长谈水利》栏目,集中刊发11个地级市市长和20个重点县县长的文章,分别结合各地实际谈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营造水利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水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西安市坚持把水利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水利投资82亿元,先后实施了“引乾济石”调水、李家河水库、石砭峪水库供水复线、引大济河湖、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及城市五大排洪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累计建成城市饮用水源地21个,城市水源日供水能力达到186.35万立方米,解决了470万城区人口、164.6万农村人口安全用水问题。新建高标准堤防100多公里,治理病险水库53座。建成污水处理厂16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26.6万吨。累计建成生态水面4.5万亩。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突破280万亩,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组建西安水务(集团)公司,完成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有充足的水资源作保障,更要有良好的水生态作支撑。中、省一号文件和水利工作会议奏响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号角,为西安水利工作的大建设、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西安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方略,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水务保障体系,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四大体系,建成“八水润长安,九湖映古城”,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基本解决西安市水资源短缺、洪涝干旱、水污染等重大水问题,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是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求出发,加快渭河西安段综合整治、李家河水库、梨园坪水库和引汉济渭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断满足城乡发展用水需求。二是加大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城市排洪体系建设等工作力度,着力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三是加强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改扩建和新建14座污水处理厂,加大再生水利用,到2020年,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0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快“长安八水”综合治理,加大昆明池、汉城湖等水系恢复、改造、提升力度,建设生态、绿色、山水之城。四是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农业、工业和生活各领域节水力度,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五是加大依法治水力度,完善水法规体系,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防洪影响评价报告审批制度,强化水行政执法管理。六是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大水务管理体制,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促进用水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七是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快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凝聚治水兴水合力,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科学化水平。

水旺城兴。西安市将牢牢抓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力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奋发有为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全市水务改革发展新跨越,为西安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水保障,造福全市人民。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文章热词:
延伸阅读:

近期培训

2024年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评审从 24/02/25

线上

为提高企业及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应急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我要报名

水环境领域设施运维、在线监测技 23/12/24

线上

各相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

我要报名

2022年“污、废水厂(站)运维人 22/11/05

南京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污废水厂(站)日常管理,提高其运行质量,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充分发挥减

我要报名

版权说明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