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下午,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从报告中获悉,综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等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采纳。
据了解,民建中央把关于加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提案放在首位。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3日在京举行发布会,建议要出台全国层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大气质量立法。由此来看,于2010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草案有望纳入至今年一类立法项目。
“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要治理环境污染,必须立法先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尽快出台也是众望所归。”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刘德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王丹青看来,“大气治污需要全国一盘棋,需要立法来确定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
“北京近期出现的雾霾天气不是孤立的,跟华北地区的周边污染分不开,全面治污必须形成体系化的东西。作为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引导。”王丹青说。
在雾霾天气的倒逼下,多地政府开始出台政策全面治污,山东省环保部门也已经着手从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引导方面入手控制大气污染。
在王丹青看来,除了政府层面,《大气污染防治法》还应该从区域层面进行规范,明确地方政府的治污责任,将大气治污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中。
“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曾经饱受污染危害,他们治理出蓝天白云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刘德军说。
英国政府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目的是减少煤炭用量。刘德军表示,这一措施让伦敦的雾霾天气大大减少。此外,上世纪80年代之后,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转为治理汽车尾气,要求所有新车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针对私家车征收高额进城费和停车费,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等。
美国在治理污染方面也有一些有效的办法,比如采取划区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