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中国有价值的GDP增速仅5%左右
近日,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左右。”
印象中,自从中国的经济界开始进入弹劾“唯GDP论”的时代后,通过各种口径计算GDP真实增速便出现了各种版本。虽然视角、方法各异,但其初衷基本相同:向社会揭示高增长中所包含的高污染高浪费,警示高增长背后的隐形成本,避免人们陷入GDP巨无霸的幻想狂欢中。
为何一定要从警示增长成本、经济损失的角度出发,才能引起国人对环境的重视呢?这种警示之声似乎暗示了社会上流行的潜意识:只有在环境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时候,才有其实在意义。如果今天我们为了节省成本而保护环境,这种思维就注定了有一天我们会为了创造效益而破坏环境。
我们身处于自然之中,自然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独立的价值。“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其中,也正说明了无论决策层还是更为关注当下经济发展现实的地方政府,都应形成在尊重、重视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的共识,将保护环境生态内生为我们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
也许有一天,能够不从增长的角度去衡量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才是更大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