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一步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对做好“十二五”农村环保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浙江省桐庐县在先行探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中,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把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重要民生大事来抓,每年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之一,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整治方案,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使农民在环境连片整治中得到实惠,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激发了广大农村进行连片整治的积极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桐庐县近年来结合生态县建设,按照“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努力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重点。”从2009年起,桐庐县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以整村推进联片整治的方式完成了对80个行政村、132家农家乐的污水治理,建成分散式治理工程1300余个,实现了“污水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的良好效果。同时,投入1.02亿元,建成日处理能力250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及15个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建成了“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推进之年、关键之年。当前,要认真总结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与生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和日常环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真正成为一项长效的民生工程。
结合桐庐实际,笔者认为做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要继续强化3项工作: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阶段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下来的,是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抓手,是坚持城乡统筹、落实“以奖促治”,不断改善农村环境的关键任务。为此,各地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意义所在,切实将其作为农村环保的头等大事,像抓经济一样抓紧抓实这项环保民生工程,确保其取得实效。
二是增强创新意识。在农村连片整治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搞统一模式,要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特别是要注重与民生、民意相结合。要通过实施连片整治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农村环保投入由“天女散花”向集中转变,发挥资金集聚效应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由单一向多元、由动态向长效转变,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管理由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增强农村环境监管综合能力。
三是增强责任意识。要进一步明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部门、单位和实施项目的责任,以目标责任制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建立各级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切实履行职责,勇于提高,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用实际行动完成任务,兑现承诺,取信于民。要将完成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评优创先的重要条件,着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