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用上“膜”技术,乡野河道焕然一新。经由多年探索,宜兴市已建立起有动力、无动力、微动力三位一体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零处理”进步到了76.8%。
混浊的生活污水从农夫家厕所的管道流进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在采用国际尖端水平的MBR膜技术的膜组件之间上下翻腾;经由处理后的污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中欢快游弋。这是记者近日在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云中村看到的场景。
宜兴市多山,农户栖身分散。为解决农户生活污水排放的挫折,从2008年起,宜兴市与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制出微动力、无动力两种污水处理模式,并向全市有前提的地区推广。
据了解,一个投资20万元的无动力处理举措措施,可以处理60户的糊口污水;一个不超过1千瓦的微动力污水处理举措措施,投资在40万元左右,可以一次性解决100户的日常糊口污水处理,而且基本没有后期维护用度。据统计,过去的3年,宜兴市在周铁镇东湖村、后塘村,官林镇义庄村等一大批村庄,共建设了350余座这样的无动力、微动力污水处理举措措施,总投入近4亿元。
同时,宜兴市在江苏省率先建立了“同一规划、同一建设、同一运营、同一监管”的城乡一体污水处理运行模式,全市污水主支管网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日处理污水17.75万吨。
农村污水处理用上“膜”技术,乡野河道焕然一新。经由多年探索,宜兴市已建立起有动力、无动力、微动力三位一体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零处理”进步到了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