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记者在判甲炉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启动仪式上获悉,随着该污水处理厂的正式运行,我市东部地区和陈家台地区将告别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万水河的历史,万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将得到大幅改善。
判甲炉污水处理厂位于高新区齐大山镇判甲炉村,占地6.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其中一期设计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计划投资12740万元,该项目由市财政投资建设,主要处理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陈家台地区污水。据介绍,该污水处理厂采用“CAST+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处理工艺,采取《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粗格栅间、污水提升泵房站、细格栅间、旋流沉砂池2座、初沉池2座及配水井、CAST池4座、深度水处理间、网格絮凝池4座、斜管沉淀池4座、V型滤池6座、紫外线消毒池、排放泵房、鼓风机房、污泥储池、脱水间及加药间、总变电所、换热站、综合楼、仓库、门卫、污泥车库等。该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底竣工,目前正在进行进水调试运行工作。
据了解,我市城区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正是由于这种地势特点,鞍山城区自然形成了万水河、运粮河、杨柳河三条主要河流。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工厂企业的不断兴建,城市水体纳污能力逐年下降,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开展辽河、浑河、太子河干流(鞍山段)“三河流域治理”,实施万水河、杨柳河、运粮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为做到城区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市政府已从10年前就着手建设城区污水处理厂。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三座,分别为东达污水处理厂、达道湾污水处理厂、判甲炉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25万吨/日。正在建设中的有3座,分别为大孤山、宁远和东台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21万吨/日。正在进行前期论证的有一座,为汤岗子新城污水处理厂。以上7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后,我市的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每日50余万吨的处理规模,城区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城市生态环境及辽河流域水质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