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吉林省制定了‘捋顺机制、破解瓶颈、全面铺开’的工作方针,建立了‘畜牧发展和污染治理并重,政策扶持和责任考核并举,技术服务与环境监管并进’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业源减排工作的开展,切实从源头上扼制农业面源的污染势头,改变农村的环境质量。”省环保厅厅长王国才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治理的方向从城市延伸到了农村乡镇,并把农村环境保护的重点集中在了农业源减排上,力求探索出一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农业源减排工作有机结合的“通道”。
“考核”加“联动”促减排
去年,吉林省制定并印发了《吉林省“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农业源减排考核机制,对于年度减排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地方政府,加大污染减排专项资金和环保专项治理资金的扶持力度;对于未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地方政府,取消各类专项资金扶持,对处于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内的地区,暂停审批辖区内所有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涉水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建立起由环保部门牵头,发改、财政、畜牧、统计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农业源减排联动机制,统筹解决农业源减排的困难和问题,“考核”与“联动” 双管齐下,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农业源减排任务圆满完成的双赢局面。
探索生态环保畜禽养殖道路
“今年全省将以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试点为载体,先后推动两批村屯完成村屯畜禽粪污集中堆肥项目建设,第一批共计47个村屯,必须于8月底前建成投运;第二批共计458个村屯,必须于10月底前建成投运。”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吉林省还计划新建58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各县(市、区)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的数量不得少于5个,辖区2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开展环境执法效能年活动
2012年是全省环境执法效能年,省环保厅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并将各地环境监察队伍向乡镇、街道延伸。充分落实农业源减排项目包保制度,继续实行领导“双包保”督查督办责任制和环保责任“双追究”,把辖区内的农业源减排项目全部包保到具体管理人员,敦促在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按时完成工程建设,确保已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工程稳定运行,坚决杜绝畜禽养殖粪污带来的环境隐患,有效维护农村环境和饮用水水源的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