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进一步从环保部门获悉,PM2.5交通监测站的位置必须建在距道路30米至50米内,须能代表当地的交通环境。目前,新增的8个PM2.5监测站选点工作正在推进中,尚未确定具体位置。
9月6日,市环保局公布本市PM2.5监测布点方案,除原有的27个监测子站将改造升级全部具备监测PM2.5的能力外,还新增了8个站点,其中5个是交通监测站,3个是区域站。PM2.5交通监测站就是对机动车PM2.5排放污染物进行监测的站点,而区域站则是对一定区域内污染物情况进行监测的站点。
环保专家介绍,此前的PM2.5构成研究表明,PM2.5中22%以上是机动车排放,具有稳定和难以治理两个特点,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辆,一次建5个PM2.5交通监测站也就在情理之中。
“这5个交通监测站一方面将为市民提供PM2.5监测数据,另一方面是要为北京治理机动车污染提供宝贵的研究性数据和资料。”环保专家介绍,交通监测站确定在二、三、四环沿线及核心区道路干线,与其他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必须离污染源50米之外不同,它要在道路30米至50米范围内,还要能代表当地的交通环境,这样才能准确地获取数据。昨天的采访中,环保部门透露,虽然确定了建站原则,但要建站并不简单,环保部门目前已在与相关城区、交通、交管、市政等部门协商,确定具体地点后将尽快建设。
除5个PM2.5交通监测站外,此次还将有3个点为区域点,分别位于北京的东、东南、西南边界。这是因为北京的空气质量与周边城市和区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别是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区域城市间存在明显的空气质量协同性。环保部门表示,这3个站点也都在选定中,确定后将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