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由省环境规划院开展的典型省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科研成果在山西转型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在“十二五”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晋北城市群管理、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山西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忻州、晋城、吕梁、长治、朔州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工作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为了进一步谋划好“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环境保护部发布研究课题对此进行专项研究,经招标后,山西省环境规划院被委托开展典型省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研究工作。该项研究直接支撑“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安排,对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研究深入结合山西省内大气污染的特征问题开展案例研究,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为山西省内环境保护工作服务,是山西省在落实减排责任、促进转型发展方面先行先试的重要体现。
山西省环境规划院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烟型污染省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技术方法体系,并在我省进行了实例研究。该研究创新地运用了Little清单法和德尔菲法来识别和筛选总量控制指标和分配因子,提高了总量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并构建了多途径综合决策法以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加强了控制指标确定的科学性。在实例研究中结合山西省污染源排放特点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提出建议将烟尘、工业粉尘两项指标作为省内地方性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并确定了控制目标,进行了指标分配,该建议最终为省政府所采纳,使得山西省的PM2.5控制走在了全国前列。